数据为各大银行官网挂牌利率,实际执行利率以当地分支机构办理结果为准。
国有银行降息,近期市场流传的这则消息今日正式“官宣”。6月8日,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等六大国有银行发布公告,正式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。
【资料图】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注意到,这是自2022年以来国有大行的第四次降息。此次降息,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较此前下调5个基点至0.2%,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产品中,2年期挂牌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.05%,3年期和5年期挂牌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至2.45%和2.5%。
而就在不久前的5月,渤海、恒丰、浙商加入降息序列,全国性银行定存挂牌利率正式告别“3%时代”。
2022年以来国有大行已4次降息
2022年,全国性银行在当年4月、9月两次下调存款利率。只不过,第一次主要对3年期、5年期大额存单“开刀”,第二次多个品种期限的定期存款下调5~15个基点。尤其是收益较高的3年期、5年期定存利率下调幅度最大,最高下调15个基点至2.6%、2.65%。
2023年5月,国有大行对通知存款、协定存款等“类活期”产品上限进行调整,1天、7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降至0.45%、1%。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对智能存款产品下架。
加上此次下调,国有银行已经进行了4次降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国有银行压降的主要是2年期、3年期、5年期等中长期品种,3个月期、6个月期、1年期挂牌利率依然保持不变,分别为1.25%、1.45%和1.65%(邮储银行1年期挂牌利率为 1.68%)。
近年来,在利率下行的市场预期下,储户更倾向于存中长期定存产品锁定利率,存款定期化明显。这或许是银行对中长期储蓄产品下调幅度更大的原因。
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应对息差下行压力
近年来,在让利实体的大背景下,银行不断下调贷款利率。以湖南为例,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已创有统计以来的新低。
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一季度,湖南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.29%,同比下降37个基点。
随之而来的是,银行净息差的不断下调。近期,有媒体报道称“银行存贷款利率出现倒挂”。
“房贷不够,消费贷来凑”,一些机构推出了低至3%起的消费贷产品,贷款利率已经低于部分中小机构的揽储成本。
业内人士表示,国有大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,有利于银行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,从而应对净息差下行的压力。
并且,业内也有声音认为,存款利率下调,银行资金成本下行,将有利于为贷款报价利率(LPR)的进一步下行预留空间,从而利好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。
不排除后续更多银行跟进
不过,对于广大缺乏投资渠道的普通投资者而言,存款利率下降意味着利息收入减少,财富保值增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。
此次六大行降息,是否会有更多银行跟进呢?
2022年9月,由于国有银行的风向标作用,引来近10家股份制银行的跟进下调,并进一步传导至中小银行。
目前,6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全面降息,全国性银行挂牌定存利率告别“3%时代”。
自去年全国性银行降息后,城商行、农商行、村镇银行等相继补降,下调了存款产品利率,加入降息的行列。因此,不排除后续更多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。
标签: